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一般出現在3月5日或6日。從天文上來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但從氣候來講,連續5天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才算春天來了,恰好驚蟄期間大多數地區的平均溫度能夠滿足這個要求,所以在傳統上,往往驚蟄才標志著春天的開始。
但是,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我們是否仍然可以將驚蟄看作春天的象征呢?根據氣象數據,近年來驚蟄的氣溫趨于升高,且降雨量較以往偏少,這一現象導致春天到來的時間越來越早,這對人們的生活和生態系統都會帶來影響。
我國的勞動人民自古對驚蟄這一節氣就非??粗兀阉暈榇焊_始的日子。而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讓耕作的開始不能再單純的參考驚蟄節氣的時間,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人們還往往習慣在驚蟄這一天脫掉厚厚的外套,雖然近年來驚蟄的氣溫趨于升高,但也總有“倒春寒”緊隨其后,俗話說“春捂秋凍”,還是要在這流感易發的季節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我們不能再把驚蟄作為春天的開始,而應該對氣候變化保持警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努力應對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