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間競爭的日趨激烈,人才競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企業也應該更加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養與管理,提升他們的思想覺悟與工作能力,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為企業發展留住人才,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一、目標管理理論概述
(一)目標管理理論
目標管理理論是由彼得·德魯克基于目標設置理論提出的一套管理方案,即將整體目標劃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并將目標執行工作的主體從企業整體調整為員工個人,以優質管理小目標的方式來激發員工的工作潛力、提升工作效率,通過小目標的累積不斷向著企業戰略目標發展的管理方案。
(二)目標管理理論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目標管理機制具有系統性、靈活性的特點,帶有較強的激勵作用,能夠更好地推動政工工作的開展。此外,目標管理作為一種分權管理模式,通過民主的工作方式更容易因地制宜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現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標管理方面中存在的問題
(一)目標制定不合理,信息收集工作不到位
企業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應充分收集各類信息、綜合各類因素,多方權衡后科學合理地制定目標。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存在信息收集不完善、目標制定不科學的現象,一旦目標制定過高、脫離實際,就會導致員工產生望洋興嘆的心理,進而發展為消極怠工現象;而如果目標制定過低,員工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很輕松地完成,那就是對于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這兩種情況不僅難以體現目標管理的激勵效果,還會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甚至是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集權管理,民主工作不到位
目標管理要求目標成員共同參與,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承擔自己的責任,共同完成企業的目標,因此,目標管理也是一種民主管理。所以說,目標的制定與分配應由上級和下級共同協商完成,目標也應該采取分權管理的方式,利用下級分權上級監督的管理模式,充分考慮部門乃至員工個人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分配任務。但在實際政工工作中往往存在政工部門集權管理的現象,其他部門難以參與到目標分解的過程中,下級意見得不到有效采納,只能被動接受任務,自然難以激發工作熱情。
三、現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目標管理機制的途徑
(一)建立信息化決策管理機構,科學制定目標
建立信息化決策管理機構,全面統籌收集管理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廣泛收集政工工作的相關數據以及對于政工工作的意見與建議,為制定組織目標提供信息支持。此外,在制定目標時也要最大限度地進行量化,所制定的目標也要具有一定難度但能通過努力克服,從收集到的信息出發,科學合理地制定目標。
(二)細化權責劃分,科學分解目標,提高民主參與度
目標的細化程度直接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進程與效果,高細化程度的目標能夠為各階段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目標導向,進而降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壓力,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而在目標分解的過程中,要堅持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則,明確相關權利與責任,確定相關責任部門與責任人,征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見,提升民主參與度,核定崗位責任,確保工作目標的有序完成,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四、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而想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從目標管理理論出發,通過小目標的優質、高效管理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目標是個有效的途徑。通過建立信息化決策管理機構、科學制定目標,細化權責劃分、科學分解目標、提高民主參與度的方式推動目標的制定、劃分與實施,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增強企業的人才競爭力。